清末的法师 第1314章(3 / 3)
去造玻璃,加工皮革羊毛,建火柴厂,烧制红砖,用西洋化学法制造洋蜡和肥皂搞那种雕刻精美图案的大块胰子,去建油坊,哪怕去炸制方便面都大有可为。”
&esp;&esp;杜立三这两年没白混,他还有个顾虑:“许多项目要用到煤炭,若是胪滨府产煤量,不足以支撑各等产业如何?”
&esp;&esp;至于这些机器从哪取?
&esp;&esp;赵传薪也有话说。
&esp;&esp;关键赵传薪的大名在绿林中也是振聋发聩的,谁敢不卖“关外一点红”面子试试?
&esp;&esp;他激动的起身,此时当吟诗半句:“新松恨不高千尺,恶竹应须斩万竿!赵先生,杜某能有今日,全靠赵先生帮衬,来日必有厚报。”
&esp;&esp;杜立三听了,心中翻江倒海。
&esp;&esp;胪滨府一带牛羊众多,羊油也可以就地取材,又有东清铁路方便至极。
&esp;&esp;杜立三难免生了贪心。
&esp;&esp;赵传薪心说你他妈还挺不要脸,杜甫姓杜你也姓杜,直接将杜甫的诗占为己有是吧?
&esp;&esp;赵传薪循循善诱,引导杜立三去想象,差点将这货给忽悠瘸了。
&esp;&esp;任何时代,颜值都是很重要的一项标准,赵传薪可以预期这项目能赚翻了。
&esp;&esp;他说的的这些项目,基本与胪滨府的地理环境和资源相得益彰。
&esp;&esp;我焯……
&esp;&esp;杜立三呆立当场,喃喃自语:“侠之大者为国为民?说得好!”
&esp;&esp;出身绿林,当初带人和俄人干仗,他也自诩正义。
&esp;&esp;可终究还是要干些龌龊的勾当来维持生计。
&esp;&esp;所以毁誉参半。
&esp;&esp;但是现在他大可以只干好事,不做坏事。
↑返回顶部↑